從中國式教育之殤----到塑料環保之路在何方?
詳情
2024年10月17日,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劉楠教授科研團隊與生殖科王雪梅教授團隊合作,在《Medical Review》上發表評述文章“Microplastic exposure is associated with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認為環境微塑料暴露與男性生殖健康的關聯,微塑料進入人體后,可能會對男性生殖系統的活力構成重大威脅。
一、微塑料暴露與男性生殖健康關聯
在全球生殖健康領域,有超過1.86億人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擾。全球超 1.86 億人受不孕不育困擾,男性不育患者占比超半數。輔助生殖技術雖進步,但活產率未顯著提升。雖微塑料與人類生殖健康直接關系未明,但環境污染物影響已證實,有必要警惕研究包括微塑料在內的致男性生殖健康下降因素。
▲圖1 1970-2020年代捐贈者塑料產量和精液質量的趨勢。
過去半個世紀(1970s-2020s),全球塑料產量激增,尤其在中國。同時,2010年至今捐精者精液質量急劇下降(圖1),顯示塑料工業發展與男性生殖健康退步的反比關系。塑料廢棄物分解成微塑料,威脅后代生育力和健康。全球出生率下降預示老齡化,影響社會經濟穩定。因此,塑料污染與生殖健康關聯是重要公共衛生和社會經濟問題。
精液分析對評估不育癥至關重要,揭示男性生殖健康狀況。多因素致男性生育力下降,其中微塑料的潛在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提出創新性假設:微塑料與男性生殖健康有關聯。雖因果關系未明,但證據表明微塑料慢性毒性或威脅男性生殖系統,此假設為研究新途徑,探索其對生育和生殖健康的不利影響。
目前,有報告稱男性生殖系統因接觸微塑料而受到損害。微塑料的成分復雜,不僅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等主要塑料成分,還包括鄰苯二甲酸鹽和雙酚類物質等多種化學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在食品容器、水瓶和玩具等塑料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普遍使用。
男性生殖損傷證據多樣,包括:(a)生殖功能障礙;(b)生化、精子形成和組織學參數改變;(c)睪酮水平降低;(d)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了解微塑料與這些不良后果的機制聯系對保護和提高男性生殖健康至關重要。
二、下一步科學研究展望
塑料工業與男性生殖健康下降關系復雜,需戰略干預來緩解。我們主張多管齊下:(a)限塑,推廣生態友好品,嚴規化學品使用;(b)加強國際合作,應對污染,提高回收;(c)提高公眾風險意識;(d)全面研究評估健康風險,探索影響機制。微塑料與男性生殖健康相關性需實證,生物標志物研究是關鍵。協作努力,應對挑戰,確保人類和地球福祉。